VOC检测仪

首页 > 产品展示 > VOC检测仪

HJ 549-2016_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日期:2023-09-19 16:39:21 来源:VOC检测仪

  HJ 549-2016_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HJ 549-2016_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49-2016 代替 HJ 549-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Ambient air and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真的不错哦 Chloride-Ion Chromatography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6-05-13 发布 2016-08-0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1 5 干扰和消除 1 6 试剂和材料 1 7 仪器和设备 2 8 样品 3 9 分析步骤 5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6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7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7 13 废物处理 7 14 需要注意的几点 8 真的不错哦 i 学兔兔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自然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的离子色谱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HJ 549-2009 )的修 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2009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 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修订了方法的检出限、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样品采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 与表示条款。 ——补充完善了方法原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部分内容。 ——增加了警告、术语和定义、干扰和消除、精密度和准确度、需要注意的几点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暂行)》(HJ 549-2009 )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实验室、北京市理化分析测 试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和北京市房山区环境保 护监测站。 真的不错哦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6 年 5 月 13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6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学兔兔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警告:氯化氢对身体有害,采样时,应视采样环境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 和眼睛。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的离子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对于环境空气,当采样体积为 60 L (标准状态),定容体积为10.0 ml 时,方法检出限为 3 3 0.02 mg/m ,测定下限为 0.080 mg/m 。 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当采样体积为 10 L (标准状态),定容体积为50.0 ml 时,方法检 出限为0.2 mg/m3 3 ,测定下限为 0.80 mg/m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线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氯化氢 hydrogen chloride 本标准测定的氯化氢指以气态或雾滴形式存在的氯化氢气体。 4 方法原理 用水或碱性吸收液分别吸收环境空气或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氯化氢,将形成含氯离子的 试样注入离子色谱仪进行分离测定。用电导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 定量。 5 干扰和消除 颗粒态氯化物对测定有干扰,采样时可用聚四氟乙烯滤膜或石英滤膜去除其干扰。氯气 对测定有干扰,使用酸性吸收液串联碱性吸收液采样,分别吸收氯化氢和氯气可去除其干扰。 6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电阻率≥18 ΜΩ·cm 的新鲜去离子水。 6.1 硫酸:ρ (H SO )=1.84 g/ml。 2 4 6.2 氢氧化钠(NaOH ):优级纯。 学兔兔 6.3 氢氧化钾(KOH ):优级纯。 6.4 氯化钾(KCl ):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烘2 h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 用。 6.5 碱性吸收液:c (NaOH )=30 mmol/L 或c (KOH )=30 mmol/L 。 称取 1.20 g 氢氧化钠(6.2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 聚乙烯瓶,混匀;或称取 1.68 g 氢氧化钾(6.3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 聚乙烯瓶中,混匀。临用现配。 6.6 淋洗贮备液:根据仪器型号及色谱柱说明书使用条件进行配制。于 0℃~4 ℃冷藏、密封 可保存 3 个月。 6.7 淋洗液:将淋洗贮备液(6.6 )稀释得到淋洗液,临用现配。 注1:如仪器型号具备自动在线生成淋洗液功能,可自动生成。 注2:淋洗液使用前应进行脱气处理,避免气泡进入离子色谱系统。 - 6.8 氯化物贮备液:ρ (Cl )=1000 mg/L。 准确称取 0.5257 g 氯化钾(6.4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 ml 容量瓶,混匀。转入聚乙烯 瓶中于 4 ℃以下冷藏、密封可保存 6 个月。亦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6.9 氯化物标准溶液, - ρ (Cl )=100 mg/L。 移取 10.00 ml 氯化物贮备液(6.8 ),用水稀释定容至 100 ml 容量瓶,混匀,临用现配。 6.10 硫酸吸收液,c (H SO )=0.05 mol/L 。 2 4 移取 2.7 ml 硫酸(6.1 ),缓慢加入适量水中,冷却后稀释定容至 1000 ml 容量瓶,混匀。 于 4 ℃以下冷藏可保存 3 个月。 线 氢氧化钠溶液,c (NaOH )=0.1 mol/L 。 称取 4.0 g 氢氧化钠(6.2 ),溶于水中,冷却,定容至 1000 ml 容量瓶。转入聚乙烯瓶中, 于 4 ℃以下冷藏可保存 3 个月。 7 仪器和设备 7.1 空气采样器:采样流量 0 L/min~1 L/min。 7.2 烟气采样器:采样流量 0 L/min~1 L/min,采样管为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应具备加热 和保持温度的功能。 7.3 烟尘采样器:采样流量 5 L/min~50 L/min,采样管为硬质玻璃或氟树脂材质,应具备加 热和保持温度的功能。 7.4 聚四氟乙烯滤膜或石英滤膜:对粒径大于 0.3 µm 颗粒物的阻留效率不低于 99.9% 。 7.5 滤膜夹:聚四氟乙烯材质,尺寸与滤膜(7.4 )匹配。 7.6 连接管: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7.7 冷却装置:冰水浴。 7.8 冲击式吸收瓶:25 ml 、75 ml 。 7.9 离子色谱仪:由离子色谱主机、操作软件及所需附件组成的分析系统。配备的阴离子分 离柱(聚二乙烯基苯/ 乙基乙烯苯基质,具有烷醇季铵功能团、亲水性,高容量色谱柱)和阴 离子保护柱、检测器等测定设备,适用于氯离子的检测。 7.10 乙酸纤维微孔滤膜:0.45 µm 。 7.11 一次性注射器:10 ml。 2 学兔兔 7.12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8 样品 8.1 吸收瓶准备 用水预先清洗冲击式吸收瓶(7.8 )至洗液电导率小于 1.0 μS/cm,置于洁净的环境中晾干 备用。采样前,装入吸收液(水或 6.5 )并用连接管(7.6 )密封保存和运输。 8.2 样品采集 8.2.1 环境空气样品 环境空气布点及采样应符合 HJ 664 和 HJ/T 194 中的相关规定。采样时,将滤膜(7.4 )置 于滤膜夹(7.5 )内,串联两支各装 10 ml 水作为吸收液的 2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与空气 采样器(7.1 )连接。以0.5 L/min~1.0 L/min 的采样流量,至少采集45 min ,采样前后流量偏 差应≤5% 。 8.2.2 无组织排放样品 无组织排放样品布点及采样应符合 HJ/T 55 中的相关规定。采样时,将滤膜(7.4 )置于滤 膜夹(7.5 )内,串联两支各装 10 ml 水作为吸收液的 2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与空气采样 器(7.1 )连接。以0.5 L/min~1.0 L/min 的采样流量,连续 1 小时采样,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 间间隔采集 3 个~4 个样品计平均值,如浓度偏低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采样前后流量偏差应 ≤5% 。 线 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 固定污染源废气布点及采样应符合GB/T 16157 中的相关规定,采样装置见图 1。串联两 支各装 50 ml 吸收液(6.5 )的7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按照气态污染物采集方法,以 0.5 L/min~1.0 L/min 的流量,连续 1 小时采样,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3 个~4 个样品, 采样前后流量偏差应≤5% 。在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管保温夹套温度为 120℃,以避免水 汽于吸收瓶之前凝结。若排气中含有颗粒态氯化物,应在吸收瓶(7.8 )之前接装放入滤膜(7.4 ) 的滤膜夹(7.5 )。 图1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采样示意图 3 学兔兔 注3: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浓度高于 100 mg/m3 时,吸收液浓度可适当增加,但测定时应稀释至 与淋洗液浓度相当。 注4: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氯气时,串联四支吸收瓶,前两支为各装 50 ml 硫酸吸收液(6.10 )的7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后两支为各装50 ml 碱性吸收液(6.5 )的7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前、后两组吸 收瓶分别吸收氯化氢气体和氯气,以避免氯气干扰。 注5:高浓度 SO42-会对色谱柱有干扰,使用后应及时清洗。 注6: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湿度较大,氯化氢吸湿并主要以盐酸雾形式存在时,采样装置见图2 。此时布 点和采样应符合 GB/T 16157 中有关颗粒物采集的相关规定。在烟尘采样器后连接加热装置(内含分流阀及滤 膜夹套),并串联两支各装 50 ml 碱性吸收液(6.5 )的75 ml 冲击式吸收瓶(7.8 ),按照颗粒物采样方法采集 盐酸雾。采样过程保持烟尘采样管及加热装置温度在 120℃,以避免水汽在吸收瓶之前凝结。通过分流阀, 将氯化氢气体采样流量控制在 0.5 L/min~1.0 L/min,连续 1 小时采样,或在 1 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 3 个~ 4 个样品。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氯气干扰时,吸收瓶串联方式按注 4 操作。 线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盐酸雾采样装置示意图 8.2.4 全程序空白 每次采集样品应至少带两套全程序空白样品。将同批次装好吸收液的吸收瓶带至采样现 场,不与采样器连接,采样结束后带回实验室待测。 8.3 样品运输和保存 样品采集后用连接管(7.6 )密封吸收瓶,于 4 ℃以下冷藏保存,48 h 内完成分析测定。 如不能及时分析,应将样品转移至聚乙烯瓶中,于 4 ℃以下冷藏可保存 7 d 。 8.4 试样的制备 8.4.1 环境空气及无组织排放样品 将两支吸收瓶中的样品溶液(8.2.1 或 8.2.2 所采集的吸收液)分别移入两支 10 ml 具塞比 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吸收瓶内壁,洗液并入比色管,稀释定容至 10 ml 标线 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 将两支 75 ml 冲击式吸收瓶中的样品溶液(8.2.3 所采集的吸收液)分别转入两支 50 ml 4 学兔兔 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吸收瓶内壁,洗液并入比色管,稀释定容至 50 ml 标线:当采集完含有氯气的固定污染源废气后,将前两支冲击式吸收瓶中的酸性吸收液(注 4 所采集的 吸收液)分别转入两支 50 ml 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水洗涤吸收瓶内壁,洗液并入比色管,稀释定容至标线, 摇匀。为尽可能的避免酸性吸收液的干扰,分别移取 10.0 ml 上述具塞比色管中的样品溶液,置于另两支 50 ml 具 塞比色管中,并分别加入 5.00 ml 氢氧化钠溶液(6.11 ),用水稀释定容至标线 实验室空白 在实验室内,取同批次、装有同体积吸收液的吸收瓶按照 8.4.1 或 8.4.2 相同的步骤制备 实验室空白试样。 8.4.4 全程序空白 将全程序空白样品溶液(8.2.4 )按照 8.4.1 或 8.4.2 相同步骤制备全程序空白试样。 8.5 试料的制备 用一次性注射器(7.11 )抽取处理后的试样(8.4),在注射器前端套上微孔滤膜(7.10 ), 轻推试样过柱,弃去初始的 3 ml 试样,收集剩余的洗脱液,待测。 9 分析步骤 9.1 色谱参考条件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优化测量条件或参数。参考条件:淋洗液为 30 mmol/L 的氢氧化钾溶 液,流速为 1.00 ml/min,进样体积为 100 µl。柱温为30℃±0.5℃。抑制器电流为 75 mA 。 9.2 标准曲线 ml、5.00 ml、10.00 ml 氯化物标准溶液(6.9 )置于一组 50 m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该标准系列中氯离子浓度(以 Cl-计)分别为 0.00 mg/L、 1.00 mg/L、2.00 mg/L 、10.0 mg/L 和 20.0 mg/L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样,进样体积为 100 μl,得到不同浓度氯离子的色谱图。以氯离子的浓度(以 Cl-计,mg/L )为横坐标,峰高或峰 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含有氯离子的色谱图见图 3 。 图3 含有氯离子的标准色谱图(1-氟离子; 2-氯离子; 3-硫酸根离子; 4-硝酸根离子) 5 学兔兔 9.3 试料测定 将试料(8.5)注入离子色谱仪,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 ) 测定 Cl- - 含量。当样品中 Cl 含量超出标准曲线绘制范围时,应用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10.1 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 按照公式(1)计算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氯化氢的浓度: (2 10.0 ) ρ +ρ − ρ × 36.45 1 2 0 ( ρ)氯化氢 × (1) V 35.45 n 式中: 3 ( ρ)氯化氢 ——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氯化氢的浓度,mg/m ; - ρ —— 第一支具塞比色管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1 - ρ —— 第二支具塞比色管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2 - ρ —— 两支实验室空白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平均浓度,mg/L ; 0 V —— 标准状态(101.325 kPa,273 K )下的采样体积,L ; n 36.45 —— HCl 的摩尔质量,g/mol ; - 35.45 —— Cl 的摩尔质量,g/mol 。 10.2 固定污染源废气 线 )计算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浓度: ( 2 50 ) ρ +ρ − ρ × 36.45 1 2 0 ( ρ)氯化氢 × (2 ) Vnd 35.45 式中: 3 ( ρ)氯化氢 ——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的浓度,mg/m ; - ρ —— 第一支具塞比色管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1 - ρ —— 第二支具塞比色管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2 - ρ —— 两支实验室空白试样制备的试料中 Cl 平均浓度,mg/L ; 0 Vnd —— 标准状态(101.325 kPa,273 K )下干烟气的采样体积,L ; 36.45 —— HCl 的摩尔质量,g/mol ; - 35.45 —— Cl 的摩尔质量,g/mol 。 10.3 结果表示 当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氯化氢样品浓度大于或等于 0.1 mg/m3 时,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小于 0.1 mg/m3 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3 位。 3 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化氢样品浓度大于或等于 1.0 mg/m 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小于 1.0 mg/m 时,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2 位。 6 学兔兔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11.1 精密度 6 家实验室分别对 4 种不同浓度的含氯化物(Cl- )的统一标准样品(1.0 mg/L、2.0 mg/L 、 25.0 mg/L 和 50.0 mg/L )进行了6 次平行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0.5%~4.9% 、 0.2%~4.1% 、0.2%~3.5%和 0.1%~1.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5.3%、1.2%、3.5% 和 1.0%;重复性限r 分别为 0.006 mg/L、0.004 mg/L、0.4 mg/L、0.3 mg/L ;再现性限R 分别 为 0.2 mg/L、0.1 mg/L、2.7 mg/L 、1.7 mg/L。 11.2 准确度 6 家实验室分别对 3 种不同浓度的含氯化物(Cl- )的统一标准样品(标准值分别为0.494 mg/L ±0.029 mg/L、44.0 mg/L ±1.0 mg/L 和 5.02 mg/L ±0.24 mg/L )进行了6 次平行测试:实 验室内相对误差分别为-3.2%~0.5% 、0.4%~2.5% 、-4.0%~2.2% ;相对误差最终值分别为 0.2% ±6.6%、1.1%±1.4%、-1.2% ±4.6% 。 3 3 标准承担单位分别对氯化氢浓度为 1.04 mg/m ~1.94 mg/m 的环境空气样品和氯化氢浓 度为 4.82 mg/m3~28.1 mg/m3 的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92.5%~104%和 90.0%~109%;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99.0% ±4.8%和 98.0% ±7.7% 。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1 空白实验 每批样品至少测定两个实验室空白和两个全程序空白。实验室空白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 真的不错哦 检出限;全程序空白测定结果应低于测定下限。否则,应查找原因或重新采集样品。 12.2 校准曲线 每次开机,须绘制标准曲线 个样品应至 少带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校核点,中间浓度校核点测量值与其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相对误差 应≤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吸附效率 吸收瓶的吸附效率应≥80%。即第二支吸收瓶所收集的组分应小于第一支吸收瓶的25% , 否则应调整流量或采样时间,重新采样。按照公式(3 )计算吸收瓶的吸附效率。 ρ ×V K 1 1 (3 ) ρ ×V + ρ ×V 1 1 2 2 式中:K —— 吸收瓶的吸附效率,% ; - ρ —— 第一支吸收瓶吸收液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1 - ρ —— 第二支吸收瓶吸收液制备的试料中 Cl 浓度,mg/L ; 2 V —— 第一支吸收瓶吸收液的体积,ml ; 1 V —— 第二支吸收瓶吸收液的体积,ml 。 2 13 废物回收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分类收集和集中保管,按要求安全处理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7 学兔兔 14 需要注意的几点 14.1 吸收瓶、连接管及各器皿均应用实验用水反复洗涤并防止被污染,末次洗液的电导率应 小于 1.0 μS/cm。操作中应防止自来水、空气微尘及手上氯化物的干扰。

  GB∕T 50904-2013_非织造布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检验收取规范.pdf

  HCRJ 047-1999_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管理系统(装置).pdf

  HJ 540-2016发布稿 固定污染源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发布稿).pdf

  HJ 10.1-2016_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pdf

  HJ 551-2016_水质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的测定 连续滴定碘量法.pdf

  HJ 785-2016_电子直线加速器工业C∕T 辐射安全技术规范.pdf

  HJ 544-2016_固定污染源废气 硫酸雾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2023年运载火箭承力壳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docx

  2023年玻璃钢化设备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

  2023年移动通讯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行业市场突围建议及需求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