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检测技术能力不够已成氢能产业一大短板

日期:2024-02-01 18:40:27 来源:行业资讯

  国内检验测试的机构大多聚焦于氢能某几个环节开展测试业务。支持国内氢能产业在新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标准制定上稳步推进。满足氢能产业的发展需求。

  目前,国内检验测试的机构大多聚焦于氢能某几个环节开展测试业务,没有一个区域性检验测试的机构具备满足整个产业链测试需求的能力。

  随着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氢能装备试验检测服务需求不断上涨。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燃料电池技术与应用大会上,相关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目前,国内虽已建成数家氢能检验测试中心,但氢能装备性能检验测试和试验方法亟待统一、覆盖全国的氢能装备检测网络尚未形成。

  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氢能业务项目经理贾红慧表示:“由于采用的检测的新方法不同,氢气检测结果并非总是一致。例如常用的氢气浓度测试方法有检测管测定法、燃烧仪测定法、气相色谱仪分析法等,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对测量杂质灵敏度有更加高的要求,常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法来测量,但如果采用不适合的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杂质进行色谱分析就会产生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氢气标准目前有GB/T 37244-201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和GB3634《氢气》标准,假如没有准确的区分,会造成对氢气检测结果的误判。

  “例如GB/T 37244 燃料氢气对总硫量和一氧化碳都有一定要求,而GB3634《氢气》高纯氢中没有对硫化物、有机物等杂质的要求,燃料氢的氢气纯度甚至连纯氢都算不上,因此,高纯氢不等于燃料氢。”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具备相应条件的检测实验室较少,检验测试周期长、检测费用高,也阻碍了氢能检测的精细化与准确性。

  对此,贾红慧表示,解决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开发与提高特定杂质的定向除杂与检测技术,在满足氢气纯度质量测试要求的前提下,同步降低检测的成本和时间,满足氢能产业的发展需求。

  据记者了解,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较长,需要检测的内容繁多。参加会议的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氢能检测中心,如航天101所、北京低碳院、长城氢能检测中心、天津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机动车检验中心、重庆中汽研氢能中心、中汽研襄阳达安机动车检验中心等,检验测试的内容基本实现对整个产业链的覆盖。

  “不过,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目前的检验测试的机构大多聚焦于某几个环节开展测试业务,没有一个区域性检验测试的机构具备满足整个产业链测试需求的能力。当前,多数寻求达到示范城市群要求的地区基本实现全产业链铺开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有些地区的测试需求无法被本区域内的测试机构满足。”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此外,相应的标准制定也并未完全实现统一。“各零部件都陆续制定了一些国际标准,但由于零部件的国产化时间有先后之分,相应的标准制定也会有先后顺序,各个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大多只考虑了自己零件的边界条件选取,造成了组合成整台设备后对于一些参数与边界条件很难统一。”业内人士表示。

  贾红慧认为:“由于氢能产业链在不同细致划分领域、不同地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不同的客户常常对于测试场地、测试条件等有不一样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全行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沟通交流,支持国内氢能产业在新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标准制定上稳步推进,助力氢能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氢能相关的重要属性和标准尚不明确,例如氢气在当前的管理体系中仍作为危化品来管理,极大影响了企业涉氢业务的相关审批效率和成本。

  此外,随着氢能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各国在氢能相关标准和法规上的对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给技术与产品在全球氢能市场的推广增加了额外成本。

  对此,TüV南德北亚区氢能业务负责人兼大中华区工业服务部总监Simon Lemin 建议,检测认证机构应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并为企业和机构搭建国内外技术上的支持与经验交流平台。

  Simon表示,在欧洲,制定标准时通常是相应的行业协会与监督管理的机构自上而下梳理标准架构,并考虑到与其他系统部件的边界与统一,从整体的边界与标准出发,逐步细化到各个零件部件的标准统一,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适当对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进行政策支持,增加氢能产业安全性与产品质量的支持力度,将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Simon补充称。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方式,邮箱: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